- 别等口渴了再喝水
- 发布日期:2014-04-24 点阅次数:次 来源:
兰州水污染事件后,饮水安全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。随着气温的升高,人们每天的饮水量也大幅上升。矿泉水、纯净水、苏打水,虽然水的种类越来越多,但是很多人不渴不喝的饮水习惯也深藏着健康隐患。研究表明,人在口渴时已经处于微脱水状态,因此千万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。
实际上,口渴更像汽车仪表盘上亮着的指示灯,生理上的不适感觉发出信号,如果及时处理可一切恢复正常,可若没有重视,那么后续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。据了解,如果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分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,会致使心率增快、心律失常和血压波动。同时随着血液的黏稠度增加,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会增大,严重的甚至导致休克和猝死。因此平时应养成定量喝水的习惯,而不是等到口渴时再喝水。
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科主任医师许慧慧表示,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,人体即使摄入再多的营养成分也是无济于事的。据了解,胎儿时期,水在人体的比重约占90%,婴儿时占80%,青壮年占70%,老年时只占50%-60%。许主任指出,一个人老化的过程也就是水分流失的过程。“如果人体内失去2%的水,就会感到头昏、眼花、烦躁不安,持续失水超过体重的25%,就可能危及生命。”
此外,许主任还表示,在某些时刻,市民还需特别注意补充水分。如运动之后喝水可以缓解疲劳,也不易引起全身酸痛。在空调或高温环境当中,因人体会失去较多水分,也建议比平时多喝一点水。另外,由于儿童比较好动,运动量大,对水的需求也更多,但小朋友常常因为贪玩忘记了喝水,只有到吃饭时间才想起来要喝水,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。
- [关闭] [打印]
上一篇:共建绿色城市 从使用净水机开始
下一篇:水的七种境界